如何利用微流控技术实现厚度可控的超薄水凝胶薄膜连续制备?

时间:2025-09-12  作者:Diven  阅读:0

由遇水膨胀的交联聚合物网络组成的超薄水凝胶薄膜,具有类似生物组织的柔软和保湿特性,在柔性生物传感器和可穿戴电子产品中有着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这种薄膜的高效和连续制备仍然是一个挑战。

如何利用微流控技术实现厚度可控的超薄水凝胶薄膜连续制备?

微流控技术可以精确控制微尺度通道内的层流,为超薄水凝胶薄膜的连续、可扩展制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目前,已有研究人员采用合适的成膜方法制备了几种水凝胶薄膜。例如,Callahan团队通过控制水凝胶预聚体的流速,并利用紫外线诱导聚合,在微流控通道中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梯度的非均相水凝胶薄膜。除了光聚合之外,还可以通过离子交联和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等成膜方法获得聚合物薄膜。例如,Gao团队开发了湿法纺丝方法,通过离子交联连续制备仿生氧化石墨烯(GO)水凝胶薄膜。这些工作证明了基于微流控层流法的聚合物薄膜开发是可行的。这一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精确控制聚合物薄膜——特别是自支撑水凝胶薄膜的厚度,仍然具有挑战性。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了基于微流控层流法的自支撑超薄水凝胶薄膜的简易、可扩展制备策略。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流控层流法在制备高均匀性的水凝胶薄膜和保持薄膜结构完整性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不需要支撑基底和复杂的设备。通过调整微流控通道的高度,该策略可以精确控制水凝胶薄膜的厚度(15 μm ± 0.2 μm ~ 39 μm ± 0.5 μm),并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力。相关研究成果以“MICrofluidIC-Based Continuous Fabrication ofUltrathin Hydrogel Films with Controllable Thickness”为题,发表在Polymers期刊上。

003022b6-2a05-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图1 利用软光刻和复制技术制备的微流控器件

007ba2b8-2a05-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图2 (a)海藻酸钙(CA)水凝胶薄膜的连续制备示意图,其步骤包括在微通道中产生层流,在水浴中成膜和薄膜收集;(b)海藻酸盐与钙离子(Ca²⁺)交联,将层流转化为海藻酸钙水凝胶薄膜

除了厚度之外,微流控层流的宽度也可以通过扩展微通道的宽度来调节,而微通道的宽度是由初始设计的微通道图案决定的。为了进行验证,研究人员制备了三种不同宽度的微流控器件,如图3a所示。相应地,随着微通道宽度的增加,水凝胶薄膜的宽度从0.7 cm ± 0.1 cm增加到2.2 cm ± 0.1 cm(图3b)。需要注意的是,制备的水凝胶薄膜的宽度略小于微通道的宽度(图3c)。这可能是由于微通道边缘附近的层流速度接近于零,从而使层流宽度变窄。尽管如此,通过进一步增加微通道的宽度,可以很容易地生产出大面积的、具有更大实际应用潜力的水凝胶薄膜。

00ffe1ea-2a05-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图3 超薄海藻酸钙(CA)水凝胶薄膜的宽度控制

图4a为利用微流控层流法制备的长10 cm、宽2 cm的超薄海藻酸钙水凝胶薄膜的光学图像。为了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利用传统薄膜浇铸法制备了海藻酸钙水凝胶薄膜(图4b)。结果表明,利用海藻酸钙水凝胶薄膜在不同位置的截面荧光图像可以识别出薄膜浇铸法制备的水凝胶薄膜表面的不均匀性。相比之下,利用微流控层流法制备的水凝胶薄膜在精确控制膜厚和均匀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得益于微流控层流的原位交联形成的自支撑薄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水凝胶薄膜的结构完整性。这一过程对于传统方法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所生产的水凝胶薄膜需要从支撑基底上剥离到独立状态,这通常会导致薄膜的破坏,特别是对于超薄样品。微流控层流法不仅可以精确控制膜厚,使得薄膜具有高均匀性,而且在保持超薄水凝胶薄膜的结构完整性方面具有优势。

01783f96-2a05-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图4 微流控层流法与薄膜浇铸法制备的超薄海藻酸钙水凝胶薄膜的均匀性比较:(a)微流控层流法和(b)薄膜浇铸法制备的水凝胶薄膜的表面和截面光学图像

除了经典的化学交联水凝胶外,研究人员还采用微流控层流法研究了非溶剂诱导相分离形成的聚合物薄膜。图5a是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工艺制备聚合物薄膜的示意图。该工艺可应用于各种聚合物。与钙离子诱导交联制备的水凝胶薄膜相比,非溶剂诱导相分离制备的聚合物薄膜的厚度比微流控通道薄,如图5b和图6a所示。研究人员还对所制备的聚合物薄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图5c为微流控层流法制备的聚酰亚胺(PI)薄膜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厚度为2 μm ± 0.2 μm的聚酰亚胺薄膜抗拉强度为170 MPa ± 20 MPa。相对较高的抗拉强度可归因于其致密的结构,如图5b所示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和聚酰亚胺薄膜的孔径分布表征证明了这一点。由于结构致密,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透明的性质。

028241e8-2a05-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图5 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工艺制备聚合物薄膜的微流控层流方法

随后,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微流控层流法,该研究还获得了表面光滑、均匀性高的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与结构致密的聚酰亚胺薄膜相比,得到的聚偏氟乙烯薄膜具有明显的疏松结构和多孔结构(图6a)。这种结构特征导致了其相对较低的抗拉强度(图6b)。如紫外-可见光谱所示(图6c),聚偏氟乙烯薄膜呈现白色不透明状,完全阻挡了被覆盖图案的视野,并显示出低透光率。总体而言,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微流控层流法在制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形成的常规聚合物薄膜上是通用的,并且可以获得高度均匀的结构形态,从而进一步表明了微流控层流法在制备先进聚合物薄膜中的普适性。

0314a92a-2a05-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图6 (a)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工艺制备的微流控层流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的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b)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和(c)聚偏氟乙烯薄膜的透光率

该研究提出的基于微流控层流法的水凝胶薄膜制备策略提供了一条简单的途径,能够以通用、可操纵和可扩展的方式生产先进的聚合物薄膜,并将促进聚合物薄膜在生物传感器和可穿戴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审核编辑:刘清

猜您喜欢

电涌保护器(SPD)是重要的电气保护设备,应用于多个领域,以确保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在工业领域,电涌保护器能够有效防止由于雷电或电力设备故障引起的电涌对机械设备...
2010-04-19 00:00:00

SOT223-5是常见的半导体封装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其独特的设计使其在尺寸、散热性能和电气特性方面表现优异。本文将详细介绍SOT223-5的特点、...
2025-02-21 13:11:54

可调电阻作为重要的调节元件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是关键配件。Kyocera(京瓷)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元件制造商,其生产的可调电阻以高品质和稳定性能。市场上Kyocer...
2024-08-19 06:10:54


电阻瓷棒是应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元件,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特性而受到青睐。本文将深入探讨电阻瓷棒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选购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
2025-04-19 09:01:25

精密电阻作为关键元器件,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丽景电子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子元件制造商,其精密电阻产品以高品质和多样化型号受到市场青睐。本...
2024-11-26 07:51:33

贴片电阻在电路板上十分常见,识别需要了解其表面标识。对于没有标识或标识模糊的电阻,可以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通常,三位数字标识的贴片电阻,前两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
2024-11-29 10:26:04

很多自动化行业的人都会遇到各种信号的处理问题,因为不同的产品信号复杂多变,所以信号处理也是千变万化,就传感器角度而言,其也有很多种信号形式,很多做PLC编程的工...
2019-07-09 17:39:00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正式推出全新的5MP车规级图像传感器——SC530AT。该传感器是思特威Automotive Sensor(AT)S...
2025-02-11 10:00:00

现代电子设备和机械系统中,连接器(Connector)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CONN_52.15X8.25MM_TM作为一种特定规格的连接器,因其独特的尺寸和设...
2025-03-08 20: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