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历程与技术现状深度解析

时间:2025-09-10  作者:Diven  阅读:0

一、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与场景

外骨骼的定义最早其实来源于动物,即外部的骨骼,这些外部骨骼一般用于支撑和保护动物,与之相反的是人类这样“内骨骼”的生物。外骨骼机器人一般是指那些能够保护自身,并增强人类能力的可穿戴机电设备,从单一的穿戴电子类产品,后续逐渐形成电子、机械、仿生的跨界融合,形成一项面向未来的独特前沿技术。在应用领域上也发展衍生到包含那些能够增强(帮助康复)残疾人的可穿戴设备,主要用于帮助病人做步态康复训练。因此目前从功能上,一般将外骨骼机器人分为增强型外骨骼和康复类外骨骼。

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历程与技术现状深度解析

外骨骼机器人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890年,当时一位叫尼古拉斯·亚根的俄罗斯人发明了用压缩空气包为动力的类外骨骼系统;1917年,美国发明家开发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外骨骼机器人;1960年,最早的外骨骼项目出现,其来源于美国军方的增强型军用装甲,同期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也开始研究人体增强的概念,后续外骨骼机器人很快就开始研发,也造成了这个领域大部分能够探明的问题迅速被探明。1970年,通用电气设计的Hardman系统,包含了30多个关节,能举起1500磅的重量,展示出了外骨骼技术的庞大可能性。

从研发到应用,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外骨骼机器人也从最初的军用领域,开始在医疗、工业、物流等领域零星有所应用,包括美国的Ekso LABS、Barrett MedICal、以色列的Rewalk、英国的Rex BlonICs Limited、日本的CyberDyne、松下的外骨骼机器人等都是位于行业领先位置的企业。

在国外的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历史中,松下最早在2014年就公开了其外骨骼机器人在产业方面的应用项目。当时,松下为了让普通工人能够轻松负重15公斤的重物到处移动,先是做了一个轻便版的外骨骼支架,后续在背部、大腿、小腿到脚部的区域里用碳纤维材料支撑,配合着可以由传感器唤醒的动力马达,最后实现了可以轻松地帮人负重15公斤工作。美国的Ekso Bionics、suitX也陆续已经推出了自家工业用外骨骼机器人,其中,Ekso Bionics公司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EksoVest早已应用到福特汽车流水线的顶部作业。

wKgaomUCf8iAMpSZAAJ-I1BXgws367.png△迈步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BEAR-H系列

相对而言,国内这一赛道起步较晚,但却发力甚猛,尤其是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赛道,已经涌现了众多初创企业,包括迈步机器人、大艾、睿瀚医疗、尖叫科技、瑾和、傅利叶智能等均是近些年来这一领域的明星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就融资情况来看,普遍在2017年-2018年已经完成Pre-A轮融资。

工业外骨骼机器人也在国内应需兴起,包括在汽车装配、物流行业领域的应用,中国工业外骨骼机器人相关企业也已经开始跑步前进。类似傲鲨智能的MAPS工业上肢外骨骼机器人2019年就曾报道已经在奇瑞汽车、宇通客车、北京奔驰、吉利汽车工厂中试用。铁甲钢拳这类物流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创业企业也在2019年正式推出其第一款物流领域通用外骨骼机器人,并与京东、德邦、施耐德就物流外骨骼机器人有合作应用,未来将会继续深入做工业、建筑场景应用的外骨骼机器人。

二、外骨骼机器人的技术与现状

一个外骨骼机器人一般包括整机设计、驱动器(机构)设计、控制策略三部分,外骨骼机器人实现人机实时交互和控制是其中的最难点。交互整体工作原理一般是:第一步感知人体行为意图,一般是陀螺仪+加速度计+肌肉电信号等方式结合;第二步实现驱动方式,例如采用高级行为驱动;第三是一般通过激光+超声感知对外界环境做出判断。

目前机器人获得人类意图有两种方式:直接获取操作者意图和间接获取操作者意图。直接获取操作者意图的方法有从EMG数据或人和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力,间接获取的方法是从外骨骼关节获取数据、估计操作者意图然后放大运动效果。马斯克创办的Neuralink公司,致力于将人脑和计算机的连接,就是加强这种连接的一个方式。

就当下而言,外骨骼机器人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并且有贴近消费级产品的选项。从技术角度来说,康复类外骨骼机器人研发门槛较低,同时属于2类医疗器械,注册门槛较低;助行类外骨骼机器人受到限制的技术性能不断得以突破;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门槛较高,属于3类医疗器械在国内注册门槛和周期都很长。外骨骼机器人在中国得到爆发并不奇怪。

在前沿技术上,现阶段,西安交大、帝国理工、墨尔本大学也都有在做脑电方面的研究,而香港理工,则专注于经颅磁刺激和外骨骼机器人相结合的研究,这些都是目前世界上神经康复和机器人康复领域中非常前沿的方向。尽管如此,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即使部分已经获得各类医疗认证的外骨骼机器人,更多企业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医疗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上,真正商业应用的产品主要还是在关节康复设备上,诸如迈步机器人的下肢康复训练外骨骼机器人、手部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傅利叶的腕关节、踝关节康复设备等。

早期困扰外骨骼机器人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能源问题,早期的外骨骼机器人离不开外部能源,通过内燃机和电缆的驱动一度是阻碍机器人发展的难题,这对于机器人的重量和可持续性的相关问题都有影响。第二个问题在于控制技术,控制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精准全程实现高效率的掌控,以及多维度的自由控制,并且能够跟上人的各种变化,如果没有对人体各种运动趋势的各种感知能力,而给人提供一个助力和行动支持,外骨骼机器人就反而成为了累赘。

如今随着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成熟,高效能源的发展,一部分外骨骼机器人开始将能源和控制问题很好得到解决,并出现了非常多的单一功能外骨骼机器人分支,包括了背带、手套、手指、短裤、护膝等形式,应用目的也衍生到了工业、医疗、民用和军事领域。

三、结语

目前就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上来看,因为工业市场和工业机器人等成熟产品都存在竞争,外骨骼机器人最有可能的市场依然在医疗场景。第一市场是不可逆损伤市场,主要针对的是肌肉、骨骼、神经、软组织损伤和老化造成行动不便的人群,这一类2C人群约9000万,让身体有残疾的人能够站起来意义非凡。第二市场是可逆康复市场,主要针对于因为手术原因卧床治疗造成的临时肌肉萎缩、智能康复人群,每年约2500万的循环人群和机构合作建立渠道。

外骨骼机器人的主要市场一定还是消费级市场,如针对户外行走、徒步、爬山、攀登等轻应用,生产适用于膝盖、大腿、鞋子、手臂等单个部件形式的产品,这部分的市场没有确定参数,但空间十分巨大。

希望在不久将来,随着材料等问题的攻克,外骨骼机器人最终能够价格不断下降,最终实现数万元甚至数千元的量级,这时候市场无疑将迎来一个巨大突破。而如果能把外骨骼机器人卖成普遍性的服装,或许人类探索未知的宇宙,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声明:本文节选自网络,略有删减,版权归原著所有,侵权即删。

猜您喜欢


作者:谢桂辉,郑旭初,赵天明,刘子绪,赵 娟引言锁相放大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动态信号的电子仪器,它的功能是从被噪声淹没的信号中测出某一频率的信号的相位和幅值。利...
2020-12-03 08:49:00

电流采样电阻作为电路中不可少的重要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准度。风华高科(FH)作为国内知名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其电流采样电阻因高品质和良好的性价比受...
2021-04-27 09:40:44

贴片电阻上的「470」代表其阻值为470欧姆。 这是一种常用的表示方法,遵循数字编码规则。前两位数字「47」代表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0」代表10的n次方(n为...
2024-11-26 11:29:50

排阻作为关键的电阻元件,应用于电路设计和制造中。TMTEC(泰铭)作为国内知名的排阻品牌,优异的品质和稳定的性能,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本文将详细介绍TMTEC...
2016-12-19 06:14:30

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连接与传感器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品牌影响力不言而喻。其中,电流采样电阻作为关键组件,在电力电子、自动化...
2017-04-28 08:56:24

贴片排阻作为电子元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各种电路设计中。奥斯特(OST)作为一家知名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其贴片排阻因品质稳定、性能优异而受到市场青睐。本文...
2013-07-30 09:37:30

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配件的选择在产品的整体价值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Accessories_14X9.5MM_TM”这一系列配件,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高...
2025-03-07 10:43:47

现代电子产品中,可调电容器是重要的元件。在电路中起到调节电容值的作用,应用于无线电、电视、手机等设备。本文将介绍可调电容生产厂家电话的相关信息,帮助您更好地了解...
2025-03-26 19:01:07

电子电路中,电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件。能够控制电流的流动,保护其元件不被过大的电流损坏。在电路设计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单个电阻”和“排阻”这两个概念。虽然都与电...
2025-03-18 1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