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工作原理揭秘

时间:2025-11-01  作者:Diven  阅读:0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由红外光源、反射式气室和红外传感器组成。红外传感器接收红外光源发出的光波,红外传感器可以测量到达的红外光的强度。当红外光穿过气室时,CO2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如图所示)。可以通过比较红外光源发出的光强度和传感器接收到的光强度来计算气室中的CO2分子数量。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工作原理揭秘

wKgZomUFWOaAAQXQAAF_M9KvEOM071.png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怎么接stm32

要将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接到STM32微控制器上,您需要了解传感器的接口类型和STM32微控制器的支持接口。

对于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通常使用模拟输出接口。以下是一般连接的步骤:

1. 确保您了解传感器的电源需求和引脚定义。通常情况下,传感器需要供电并具有模拟输出引脚。

2. 使用适当的连线连接传感器和STM32微控制器。将传感器的电源引脚连接到STM32的电源引脚,然后将传感器的模拟输出引脚连接到STM32的模拟输入引脚。

3. 根据您的应用需求和STM32微控制器的规格,可能需要使用外部电阻电容或其组件来满足电平要求或进行滤波。

4. 在STM32的软件代码中,配置相关模拟输入引脚为模拟输入模式,并使用相应的模拟输入通道进行数据读取。

务必仔细阅读传感器的数据手册和STM32微控制器的参考手册,以确保正确连接和使用,以及掌握详细的引脚定义、电气特性和软件配置。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工作原理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是用于检测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吸收光谱技术,以下是简要的工作原理说明:

1. 发射红外光:传感器内部有一个红外光源(通常是红外发射二极管),会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束。

2. 与气体相互作用:红外光束通过气体环境时,会与其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相互作用。

3. 吸收部分光谱:二氧化碳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吸收的量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成正比。

4. 接收红外光:传感器中有一个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透过气体后剩余的红外光。

5. 分析和测量:接收到的红外光经过光学滤波和电子信号处理,将其转换为与二氧化碳浓度相关的电信号。

6. 读数和输出:最终将测得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输出接口(如模拟输出或数字输出)传递给外部设备进行数据处理或显示。

通过测量红外光在特定波长上的吸收量,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水平。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对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等应用非常有用。

编辑:黄飞

猜您喜欢

湖北又一家企业迈出上市的关键步伐。7月26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38次审议会议,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获通过。开...
2023-07-29 16:20:00


角度规是常用的测量工具,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建筑工程中,角度规用于测量和标记墙体、屋顶等结构的角度,确保施工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在机械制造行业,角度规帮助工程师和技...
2018-07-06 00:00:00

贴片电阻,顾名思义,就是贴在电路板表面的一种小型电阻器。它在电子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堪称电路中的小小守护神。别看它体积微小,作用却不容小觑。那么,贴片电...
2024-11-26 11:29:18

分流器电阻作为测量电流的重要元件,有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捷比信(Jiebixin)作为行业内知名的分流器电阻品牌,其产品因质量稳定、性能优越而受到关注。那么,捷...
2016-11-15 05:40:30

电脑突然断电,重启后电源状态监控器提示供电中断?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感到手足无措。别担心,这篇文章将为你详细讲解电源状态监控器显示供电中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帮...
2024-01-10 00:00:00

肖特基二极管因其低电压降和快速开关特性,在电子电路中被应用。了解肖特基二极管的电压降特性,对于设计高效能电路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肖特基二极管的电压降,并分析...
2025-04-05 20:31:39

电子元件中,瓷片电容很重要。许多品牌提供不同质量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品牌,对电子设备性能有很大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品牌的瓷片电容比较好。品牌知名度知名品牌...
2025-03-22 18:00:36

电阻器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电阻器的基本功能是限制电流的流动,而分流电阻器则是通过将电流分流到多个路径中,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025-04-13 20:30:04

快速识别贴片电阻封装和型号,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爱好者都至关重要。常用的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尺寸测量: 使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电阻的长、宽、高,然后对照标准...
2025-04-14 15:03:28